项目 |
操 作 要 点 |
|
仪表 |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 |
|
评估 |
1、评估各种无菌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及失效期,灭菌效果(灭菌指示胶带是否变为均匀一致的黑色)、灭菌包是否完整、包扎紧实、无潮湿;灭菌容器的盖及筛孔是否紧闭;评估灭菌手套的号码 |
|
2、评估操作环境是否清洁,宽敞;按照所提供环境评估物品应如何摆放,使其在操作中不互相跨越,在打开无菌包时有足够的空间 |
||
操 作 前 |
物品准备:无菌镊子筒及持物钳包1套;治疗盘1个;2%碘酊;无菌棉签1包;无菌治疗巾包1个;无菌溶液1瓶;无菌纱布2块;储槽1个(内置治疗碗2个);无菌手套袋或一次性无菌手套1副;记录卡片;笔 |
|
操 作 中 |
1、用治疗车将用物推至操作台旁,擦拭桌面,将物品合理布局于操作台上,再次检查个人准备情况,开始操作 |
|
无 菌 持 物 钳 的 使 用 |
2.再次核对无菌镊子筒及持物钳包的名称,检查包外灭菌日期及灭菌指示胶带是否变为均匀一致的黑色,包皮有无破损、潮湿、明显水渍 |
|
3、遵循无菌原则打开无菌钳包,检查灭菌指示卡,取出镊子筒置于操作台面上,无菌持物钳置于筒内;包皮放于治疗车下层 |
||
4、取不干胶标签记录打开日期及时间,打开者姓名,并贴于镊子筒盖上 |
||
铺 无 菌 盘 |
5、取治疗盘放于合适位置,再次查对无菌治疗巾包的名称、包外灭菌日期、灭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包皮情况 |
|
6、选择宽敞的位置,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 |
||
7、如果包内还有治疗巾,将包按原折痕折好,记录打开日期及时间;如已没有治疗巾,则将包皮放于治疗车下层 |
||
8、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治疗巾内面构成无菌区 |
||
无 菌 容 器 使 用 法 |
9、检查无菌容器名称标识、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日期、密封情况,检查合格后,双手持储槽双耳打开储槽盖并放置稳妥,检查容器内灭菌指示卡 |
|
10.用无菌持物钳取出两个治疗碗直接放于铺好的治疗盘内,手臂不跨越无菌区 |
||
11.将储槽盖严,双耳扣妥,手不可触及储槽的内面及边缘,注明首次打开储槽的日期及时间 |
||
取 用 无 菌 溶 液 |
12.取无菌溶液,擦去尘土,再次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检查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等 |
|
13.启开瓶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于瓶签侧翻起橡胶瓶塞并松动,常规消毒瓶口及瓶塞;拉出瓶塞;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于弯盘内,再由所冲洗的瓶口处,倒所需液量于已取出的两个治疗碗内 |
||
14.立即盖上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盖好;记录开瓶日期,时间无污染 |
||
15.随后将治疗巾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盖好;取记录卡片记录铺盘日期及时间放于盘内一侧 |
||
戴 无 菌 手 套 |
16.取过无菌手套袋,再次核对名称标识,手套号码,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日期,包皮情况 |
|
17选择宽敞的位置打开手套袋,按左右手位置放置妥当, |
||
18.一手掀起手套开口处,另一只手捏住一只手套的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再用戴好的无菌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翻折内面(手套外面),同法将手套戴好。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可进行无菌操作 |
||
19.脱手套时,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 |
||
操 作 后 |
整理用物,洗净双手 |
1.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筒、持物钳应当4h更换一次。
2.铺无菌盘的注意事项:
(1)铺无菌盘区域及治疗盘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h。
3.使用无菌容器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容器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h。
4.取用无菌溶液时的注意事项:
(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取溶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5.戴无菌手套时的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手套破裂或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