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专栏

    从传统到现代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①

    2025-01-14 17:07:14

           新中国成立后,党基本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在批判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型提供了精神源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重点发展人民的文学、艺术、戏曲、电影等文化事业,调动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党充分利用中国历史上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适应性。这一时期,党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社会主义过渡与改造、社会主义探索和“文化大革命”3个阶段。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一  社会主义过渡与改造时期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工作恢复与巩固并行,破旧立新并举。党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三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化领域按照《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文化方针对待传统文化。党在巩固和发展解放区文化的同时,接受并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文化机构,批判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1953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与此同时,文艺界也对私营文化事业和团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党和国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提倡用科学态度研究传统文化,发掘、利用、改革、发展民间原有的各种艺术和文化娱乐形式,如旧戏曲、文学、武术等。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有以下方面。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第一,加强了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执政的新局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建立明确的领导核心。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暂时代管文化事业。1949年10月,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选出中央人民政府,下设了文化部专门分管文化工作。文化部门内部也设立党的组织,“使党组真正成为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的领导核心”,克服了“过去党组的个别组员对文化部全盘工作及党组工作不关心,以致放松或放弃集体领导的自由主义倾向”,有力推动了各地在党中央和文化部门的领导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与此同时,中宣部成立文学艺术处、戏曲改进局、电影处,共同作为指导文艺工作的组织和机关单位,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强调在对待传统文艺方面,未经文化部批准禁演前,任何机关团体不得随意禁止其演出。文化部门定期向党委和上级请示报告,加强监督,定期讨论政府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的工作。这些部门定期组织选派专业干部与艺人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方,各大行政区、省、市党委宣传部,由部长或指定一位副部长亲自负责领导文艺创作,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确保贯彻中央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除此之外,在文艺界还成立了由党领导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统一规划文艺工作和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团体。公有制经济体制下的文艺团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提供组织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各级文化部门着手成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组织,如文化宫、文化馆、文化站、国营戏曲剧团、话剧团、歌剧团、杂技团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益文化宣传和弘扬的主要内容。这些部门和团体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和担当,并定期组织文艺工作者赴工厂、农村、部队巡回演出新作品。这切实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打破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文化领域的隔阂,减少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文化待遇差异。有的地方还成立了一些公益性的业余训练班,有计划地发掘和培育农村、工人群体中的传统文艺人才,在此过程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另外,改造民间和私营文化事业。“民间和私营文化事业、企业,是我们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国家整个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52年12月,文化部印发《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提出改造旧剧团,引导私营剧团国有化。一些地方开始了旧剧团改造的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956年7月,文化部党组再次向中央作了《关于加强民间和私营文化事业、企业领导管理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请示报告》,要求“各地文化部门必须在省、市党委和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中央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指示的原则精神,结合文化事业的发展的长远规划,针对各行各业的具体特点,分别情况,加强政治领导和行政管理,积极地稳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他们的艺术和业务水平,改善他们的艺术活动和服务态度,维持各项事业、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从业人员的生活,使他们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由此,文化界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一些旧剧团和私营文化事业逐渐国有化、公有化。民间和私营文化团体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在制定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也将文化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推进文化改造向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推动了文艺工作创新和改造,对民间原有的各种艺术和文化娱乐形式进行广泛且正确的发掘、利用、改革。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第三,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基础上,党领导文艺界创新了许多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重申了在延安整风时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立场,采取既要批判、继承,又要革新、创造的态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学说的精髓。批判、继承、革新、创造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剔除封建性、荒诞的糟粕,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科学性、时代性。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作出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批判地接受与发展。文代会上,郭沫若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报告,“总结了‘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路线……号召‘必须经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去和人民大众结合’,去‘完成我们这一代的文学艺术知识分子的历史任务……做出为人民所欢迎并能教育人民的文学艺术工作’”。在此基础上,党提出要加强对旧剧本的整理和修改。各大行政区、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协同文艺团体大力组织文艺作家与戏曲艺人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当地流行的旧有剧本的整理和修改工作,并提出“在修改旧有剧本时,必须防止对于艺术遗产的粗暴态度”。这些部门对发展大众文艺,改造旧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和奖励新的文艺工作者作出极大的贡献,推动文艺工作能够为广大人民服务。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党针对戏曲工作提出“三改”政策。1951年5月,周恩来签发《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但这种遗产中许多部分曾被封建统治者用作麻醉毒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必须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才能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针对其中的不良内容和不良表演方法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改,即进行“改戏、改人、改制”:“改人”强调戏曲改革必须依靠艺人,改造旧社会过来的艺人,使他们成为人民群众热爱的艺术家和演员,在艺术展现和表演技术上达到新的高度;“改制”主要是改进剧团内部的管理制度。之后,戏曲教育和理论研究得到充分重视,保障和推动了戏曲创作实践的发展,推进以新编历史剧的形式演绎经典,展现人民生活新诉求。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照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灯塔,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建设高潮。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从政治、经济与文化辩证关系视角,科学分析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大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第四,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进而发展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工作方向的新方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工作方针沿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正确方向前进,即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商学兵服务,为大众服务,做好文化普及的工作,促进传统文化向大众化、普及化转向。1942年10月,毛泽东为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题词“推陈出新”,成为解放区改革传统戏曲的方针。1951年4月,毛泽东在给新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中,又把“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并提,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戏曲改革方针,指导全国传统戏剧改革,并推而广之,成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改革一切传统文化艺术的根本方针,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更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可以说,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向是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积极地整理和挖掘。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1956年文艺领域工作方针由“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转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重申了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中共中央遂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党的科学和文化工作的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方针是“百花齐放”,对科学工作的主张是“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知识界会议上,陆定一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中央这一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指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提出党对我国文化遗产采取的方针是:“要细心地选择、保护和发展它的一切有益成分,同时要老老实实地批判它的错误和缺点”,要求文艺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要“去学习,细心选择、保护和发展它们的有益成分,使之成为科学的东西”。这篇讲话体现了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1954年1月,文化部党组向中央作报告提出今后戏曲工作改进意见,指出要在“双百”方针引领下努力发展各类舞台剧本,改进表演艺术。一方面改编和创作戏曲剧本,用新观点表现历史题材,同时运用适宜于表现现代生活的某些戏曲形式表现现代题材。可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流传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积极团结文艺工作队伍,尊重旧社会过来的艺人,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积极动员他们参加文艺改革,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艺。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第五,对文字的传承和变革。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由于一些汉字难认难写难记,使我国普通教育在文字教学方面耗费了大量时间,妨碍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为改变文化落后状态,扫除文盲,提高工农文化素养,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慎重的步骤,大力推进文字改革,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字改革主要进行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项工作。1951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决定成立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事文字改革工作。中共中央的方针是:汉字必须改革,汉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在实现拼音之前必须简化汉字。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发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提出文字改革和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化的普通话,选定群众已经通行的简字逐步分批实施。1956年1月,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方案简化汉字230个,同时废除1055个异体字,另公布试用简化汉字285个和简化偏旁54个,在征求意见作修改后再正式分批推行。1956年1月,为了推广普通话和辅助扫盲教育中的汉字注音,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制定了采用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由文改会加以整理,共计简化汉字517个,简化偏旁54个。推行办法拟从1956年1月起每四个月推行一批。依此分批推行到1957年夏季可在书报上全部推行。经过这次简化以后,在日常应用的6000多个汉字中,已有1700多字得到简化。文改会准备继续整理异体字,并拟定《通用汉字表》,以进一步减少汉字字数。同时会同文化部研究刻制汉字标准铜模,使我国铅字字体逐步做到有统一的规格,并提高印刷质量,以推广报刊公文的横排横写。1956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规定从1956年秋季起,除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军队中的语文课、青年团的各支部和工会各地组织、各地广播电台、编辑、服务、外翻人员等都开始推广普通话。汉字简化、汉字拼音、普通话的推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了重要传播作用。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
    来源:《从传统到现代》eU9承德市口腔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