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不同阶段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弘扬逐步走向理性与科学。当然,态度的转变也反映到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中。这一时期的革命实践在某种意义上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这些实践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凝聚了极大力量,提供了推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始终注重传承求真的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努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求索中国的革命道路,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调查研究作为法宝,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了《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倡导实事求是,并进一步强调从调查研究中探寻中国革命之路。在延安时期尤其如此,党积极推进整风运动,反对“党八股”,倡导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求真求实,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可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为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根本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民本的关注,创造性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力量,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并在坚守初心使命中持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革命时期,党唤醒工农千百万,推动工人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苏维埃政权,强调土地归农民所有,积极发展文化与教育,凝聚起革命的强大力量;在延安时期,坚持始终为了人民,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汇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军事思想,锻造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党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明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阐明了军事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辩证汲取中国传统兵法中的优秀成分,结合中国革命新的实际,创新战法,进行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等,锻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坚强的人民军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精神基因,不断凝聚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共产党人注重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坚持意志品质锤炼等精神气节,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党结合时代特征,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命因素,通过一系列文艺作品,将人民渴望独立的愿望与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表达出来。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屈原》《虎符》《桃花扇》《三打祝家庄》等都是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体现并弘扬了中华民族坚毅不屈、勇于抗争、誓死保卫家国的高尚品格,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抗战斗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积极采取保护与利用文物的举措。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例如,在古田会议上就曾提出要保护利用音乐、武术、花鼓调以及旧剧。1932年的《文化教育工作决议》、1939年的《关于保存历史文献及古迹古物的通告》、1948年的《保护各地文物古迹布告》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的政策法规,也是共产党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这一时期,党还建立了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定期召开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以及建立博物馆和陈列室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以统一战线团结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深入人心的“大义为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思想以及“和合”“中庸”等理念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并发展了统一战线思想,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革命任务的不同,不断推进统一战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有力地掌握了革命的主动权,团结和凝聚革命力量,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积极发展了共产党人的哲学思想。其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正是共产党人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传承与创新,对“天不变,道亦不变”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创造性地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为指导中国革命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逐步将其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坚持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优秀成分,在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经济基础形成与新政治关系组建的过程中,着力创造反映这种由新经济、新政治带来的新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创造性地助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注入了精神力量。 |